國家海關總署將于近期公布3月份我國進出口數據。商務部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采訪時表示,歐債危機還未完全結束,三月份進出口增速或將出現“疲軟”,
即便增長也是個位數的增長。
受外貿環境和內需增速影響進出口或現個位數增長
據此間媒體調查綜合21位機構分析師預測中值顯示,受今年外貿環境惡化及內需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中國3月進出口同比增幅料低于上月,其中出口增速放緩至7.2%;進口增速亦回落至9.0%。
調查數據顯示,今年3月貿易逆差態勢有望延續,為逆差13億美元。而上月由于進口反彈強勁,同比增幅達出口的兩倍有余,促使當月錄得至少10年最大貿易逆差314.9億美元。
商務部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采訪時表示,3月進出口數據即便增長也是個位數的增長,去年的判斷是10%以上,現在看來是過于樂觀了。
“歐債危機還未完全結束,意大利、希臘穩定了,但是雅典那邊還未穩定。整個歐洲還看不出有復蘇跡象,歐債危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均購買力會受到影響,人們對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可能更會青睞,因此中國的一些低價商品可能還有一些優勢。但從整個形勢來看,會不如前兩月,”白明解釋說:“這種效應就是馬鈴薯效應。”
所謂馬鈴薯效應即在經濟蕭條時期,因為收入的減少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憂慮增加,人們往往會一改經濟繁榮時期偏好奢侈品來撐場面的習慣,更加偏向于對中低端產品的偏好,并導致后者需求呈現上升狀態。
白明表示,三月份進出口增速或將“疲軟”,因2月份包含春節因素,難以進行環比;而同比來說,3月進出口數據將與一二月的累計差不多,甚至更低一些。因為1、2月份合起來就無春節因素了。“3月進出口回落的幅度正在收窄,未來是一種低位穩定。”白明補充說。
今年外貿順差將縮水中小企業形勢不樂觀
據《深圳商報》報道,由于歐美局勢未明朗,主流出口國下單仍保守,3月份珠三角外貿企業的進出品形勢仍然不太樂觀。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外貿交易平臺深圳一達通4月5日發布《2012年一達通中小企業外貿指數3月報》顯示,3月份企業訂單數量有所減少,進出口頻率較2月份略有放緩。企業累積的壓力已經釋放出來,企業反映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均有所增加。
報告指出,外貿企業在3月份的日均進出口總額為33108.4美元,環比2月微漲7.2%。雖然進出口總額呈現小幅上升,但企業進出口頻率相對2月份略有放緩。相關人士分析認為,3月進出口頻率降低說明二三月份企業訂單減少。主要原因在于歐美局勢未明朗,原主流出口國下單仍保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原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我國外貿形勢嚴峻,今年整個外貿順差將會大幅縮水至500億美元左右,出口對GDP的貢獻會下降。今年外貿形勢不容樂觀。
海關總署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5330.3億美元,同比增長7.3%,累計貿易逆差為42.5億美元。但由于2月出口不振,當月貿易逆差逾314億美元。
“現在我國是第一大出口國,歐盟是第一大出口市場,直接影響外貿,對中小企業殺傷力很大,”魏建國表示,“應盡快重視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幫助措施,促使他們經濟復蘇,對我國出口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