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2012年第一季度數據即將在這一周陸續公布。
海關總署將于4月10日(本周二)上午公布最新的外貿進出口數據。
其中,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這兩個數據最為市場所關注。市場普遍認為,第一季度中國GDP同比(較去年同期)增速預計為8.4%,3月CPI同比增速預計為3.5%,均高于年初預期。這一數字稍早前曾由國家發改委主任張曉強在博鰲論壇上引用“有關研究機構”的數據公開透露。
由于中國經濟連續第五個季度下滑,澳新銀行環球市場部中國經濟師周浩昨日告訴早報記者:“這些數據里面,我們現在最關心的自然是一季度的GDP增速。”
資料顯示,自2010年第四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增速一直在下滑,增速同比分別為9.8%、9.7%、9.5%、9.1%、8.9%。在不容樂觀的經濟形勢下,市場對于近期頻繁釋放出的微調信號寄予越來越大的期待。
3月CPI或小幅反彈
從市場預測來看,3月CPI同比漲幅預計較2月的3.2%小幅回升,至3.5%。同時,PPI預計為-0.2%,較2月繼續回落。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3月CPI漲幅的預測值為3.5%左右,同時預計3月食品價格環比漲幅在0至0.4%之間,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也將延續此前持續的小幅回落態勢,大約在1.6%左右。
他預計今年前三季度CPI同比將持續下行,第四季度同比有所回升。全年CPI同比漲幅在2.7%至3.3%之間。
他認為,年內物價運行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是,伊朗局勢動蕩以及西方國家寬松貨幣政策預期導致的國際油價波動,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已再創新高,國內成品油價也已兩次上調,未來如果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可能給國內帶來較大的輸入性通脹壓力。
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則認為,未來幾個月,CPI同比增速將徘徊在3%至3.4%之間,三季度降至3%以下。通脹當前不會成為貨幣政策的制約因素,而通脹下行也不會促使政策進一步放松。
GDP增速持續放緩
與CPI相比,市場目前顯然更關注中國經濟增速下滑。
調查顯示,機構對一季度GDP預測整體重心下移,最低預測低至7.9%,顯然對經濟持續放緩做好了心理準備。但若實際增速處于預測低端甚至擊穿8.0%的心理警戒線,若中國內需增長低于市場預期,將會令市場擔憂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加速走向“硬著陸”并沖擊全球資本市場。
根據公開資料,今年以來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增速均有所回落。一季度受世界經濟減速和春節長假影響,出口增速明顯回落,2月出現了近10年以來單月最大的貿易逆差;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1.5%,比去年全年回落2.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去年12月份回落3.4個百分點。
另外近期公布的中國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已開始出現下降,顯示受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中國工業企業的生產已經受到較大的沖擊。國內經濟增速延續小幅放緩,出口行業經營持續困難已經導致1-2月工業企業利潤首現27個月以來的負增長。
路透調查綜合機構分析師預測中值顯示,受今年外貿環境惡化,及內需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中國3月進出口同比增幅料低于上月,其中出口增速放緩至7.2%,進口增速亦大幅回落至9.0%。今年3月份,中國貿易逆差態勢有望延續,為逆差13億美元。
“從”三駕馬車“來看,內需可能是惟一亮點,外需則是最大陰霾。”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兩會后,國家領導人溫家寶、賈慶林 、李長春 、李克強 、賀國強等多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赴廣西、福建、山東、海南、吉林等地,針對當前經濟形勢等情況,展開新一輪密集調研,該時間點要早于往年同期。
4月6日-7日,全國人大財經委調研組在成都市開展調結構、轉方式專題調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委主任委員石秀詩,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 ,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甘道明等參加調研。
“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出現硬著陸的風險很小,只要政策合理,調控適當,經濟會保持合理的增速并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連平認為。
“投資和出口這兩大舊引擎動力已經不如以前,而消費這一新引擎還尚未完全發力,現在正好在這么一個交替的時刻。”招銀國際資產管理聯席董事鄭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存準再起爭議
在經濟增速下滑中,宏觀政策放松預期再起。市場普遍預計,近期宏觀調控或將主要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求穩,并穩中求進;二是調結構、促改革。
新華社曾援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話說,要根據形勢變化盡快出臺預調微調措施,同時做好政策準備,留有相應的政策空間。
“大家之前都預測4月貨幣政策會放松,存款準備金率會下調,但從GDP和CPI數據來看,時點會后延至6-7月。”周浩說,盡管如此,市場上的資金面仍然會比較寬松。今年以來央票連續停發,而公開市場4月的到期資金量較大,沒有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迫切需求。
交通銀行金研中心研究員陸志明也持類似觀點。他還認為,今后隨著物價漲幅回落和經濟增速放緩,宏觀調控的第一位任務是穩增長,同時兼顧穩物價、穩資本流動和穩匯率。政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將穩中偏松并實施結構性寬松。一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將繼續實施;另一方面,貨幣政策穩中偏松,新增信貸規模有所擴大,貨幣供應增速適當加快。
不同于周浩和陸志明的看法,魯政委認為,盡管貨幣政策仍將維持中性,但4月仍需下調一次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他說,降息依然無望,但未來可以期待的是:是否可能出臺允許貸款利率在目前9折基礎上放寬下浮范圍的政策。
華僑銀行集團經濟分析師謝棟銘預測,今年貨幣政策總體仍將保持穩健,存款準備金率工具的動用會根據外匯占款數據而定。如果今年外匯占款流入大幅減少,那么下調存款準備金的可能性將加大。預計上半年將會有下調機會,但降息今年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