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發布價格走勢報告,顯示2月份全國汽車市場價格以降為主,國產汽車和進口車均有不同程度走低。2012年,車市繼續低迷,在“車價跳水”的浪潮中,進口車價格降幅最為明顯,較去年同期下降3.69個百分點。
在奔馳、寶馬等品牌部分車型降價優惠高達8萬元之時,其終端成交價已低至了合資車區間,吸引了非常多的消費者升級消費。
2月車價進口車降幅最大
發改委于3月14日發布公告,2月份,全國汽車市場價格以降為主,國產汽車與進口汽車價格均不同程度走低。
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汽車首席分析師程曉東表示,今年,汽車市場延續去年的低迷態勢,1月份產量大幅下滑,需求走弱,產量同、環比降幅均超過20%。2月份需求有所回升,預計后期將經歷逐步緩慢回升過程,受此影響,價格將繼續保持穩中小幅下降走勢。
來自發改委數據顯示:國產汽車價格降幅為0.28%,同比下降0.95%。相較于國產車,豪華品牌進口車型降價的幅度則非常明顯。總的來說,進口車價格同比下降幅度為3.69%,其中轎車下降達2.98%,越野車更是降幅達4.40%。
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指出,豪華品牌進口車型屬于高利潤車別,而非高市場占有率車別。因此具有很高的利潤空間。從理論上說,豪華品牌進口車型價格應當隨著匯率和關稅的下調而下探。但事實上,中國豪華品牌進行的是一場相互的攻擊戰,幾乎所有的車價下調都是經銷商為了促銷而打出的降價牌。
華東張姓資深汽車行業人士從宏觀角度指出了車價下滑的原因,車市低迷,國產車及豪華品牌進口車型價格下降的狀況是四年為一周期的自然調整,其持續時間在半年左右。
而奔馳、寶馬、奧迪三大品牌在華進行的是正常價格戰,因為其有各自的銷售目標。而豪華品牌進口車型則不同,信貸以及庫存帶來的壓力迫使它們必須在短時期內,通過各種方式清理掉這些積壓車輛,借以回籠資金。
豪車競爭日趨白熱化
目前,人民幣匯率上升,對于汽車產能過剩的歐元區國家而言,在歐元區經濟蕭條之時,迫使諸如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品牌向外擴張,“金磚四國”等新興市場顯得尤為重要。
“在中國,價格認同身份這一說法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分析,山西的煤老板、東南沿海改革開放先富起來的民營企業家,以及富二代的購買力極強,他們都將購車目標定在豪華品牌上。
截至2012年2月,奔馳(中國)在華共銷售梅賽德斯奔馳、Smart、邁巴赫以及AMG共20250輛,實現61%的同比增長。今年伊始,奔馳便率先挑起了價格戰,南都記者從多家奔馳4S店獲悉,奔馳S級旗艦型轎車降價明顯,其中S級入門版轎車S300的最大降幅為30萬元,車價直指60萬大關。
今年前兩個月,寶馬(中國)在華累計銷售汽車49421輛,同比增長34.2%,在價格戰中,其進口的旗艦型轎車BMW740Li和BMW730Li的降價幅度在8萬元至15萬元的區間。
2012年的1月和2月,奧迪汽車旗下各品牌車型在華銷售量達58558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3.9%。2012年2月,在新一年的價格爭奪戰中,奧迪將旗艦版轎車A8L的價格下調11萬元左右,Q7的綜合優惠最高達到了10萬元。
售后服務依賴性增強
隨著奔馳、寶馬、奧迪三大公司新工廠設立,國產豪華車的比例將進一步提高。當降價賣車成為不二之選,當銷售利潤趨薄甚至無利可圖之時,售后服務將成為豪車經銷商重要的利潤來源。
對此,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裁,北區總負責施瑞特表示,2012年,奔馳將斥資1.5億元實現培訓投資計劃,用于中國市場的培訓項目和培訓設施建設,目的在于強化整體服務水平。
3月14日,寶馬(中國)的奧林匹克計劃在廣州啟動,標志著寶馬集團本土化戰略的升級。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登科指出,寶馬的成功尤其體現在服務質量和客戶價值的增強上,這得益于所有工作中把客戶需求置于首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