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重申嚴格執行住房限售政策,近期市場最大熱點的地產板塊昨日被迫熄火。
現金流普遍趨緊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2月29日,共有15家上市房地產企業發布年報,其中四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下滑,創興資源和中弘股份兩家公司凈利潤出現下滑。
盡管公布年報的房企業績尚可,但多數公司現金流已頗為緊張。
數據顯示,上述15家房地產企業中,多達10家現金凈流量同比大幅下滑;其中,道博股份、華麗家族、中弘股份、華發股份、渝開發、云南旅游6家公司現金凈流量同比已經負增長。
在稅收政策、貨幣信貸政策和行政手段在內的宏觀調控政策“組合拳”的作用下,IPO、非公開發行等再融資渠道紛紛叫停,房地產商手頭資金嚴重不足,只能將眼光放在借債籌資上。
而隨著利率水平的不斷提高,房地產上市企業的融資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
根據同花順統計,上述15家公司2011年度財務費用合計約為1.49億元,較2010年同期的4855.23萬元大幅增長了2.07倍。其中,渝開發2011年財務費用達到6287.32萬元,而去年同期僅為3194.06萬元,同比大幅增長96.84%。
3月迎首輪償債高峰
除借債融資外,房地產信托也是開發商籌資另一主要途徑。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30家上市房地產公司目前共發行有118個信托產品、金額達630億元。
國泰君安近期一份報告指出,2011年,因為銀行對開發貸的政策更嚴,同時銀行信貸資金緊張,很多從銀行融資無門的中小房地產開發商甚至一些大開發商都借道信托融資,房地產企業找信托公司直接融資的需求大大增多。
另一邊,沉重的債務壓力也迫使開發商盡快回籠資金。
標普、瑞銀國際等機構紛紛預警,2012年房地產信托將大量到期,由于銷售回款不力及短期債務壓力的問題,部分房企在2012年可能面臨現金流危機。
國泰君安統計,房地產信托2012年總到期規模將達到1758億元,整年兌付規模較大;首個信托兌付高峰將出現在今年3月,7月則為年度高峰,將會達到504億元。
從過去幾年的歷史經驗來看,地產股的走勢和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緊密相關。
有北京地區基金人士向記者分析,“中國正在進入‘去地產化’階段,從行業中長期趨勢來看,我們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高速增長階段已基本結束,行業正進入規模平穩增長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