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貨幣周一(2月27日)收盤全線走低,因高企的油價促使投資者削減亞太貨幣兌美元與歐元倉位,分析人士預計,亞太貨幣后市恐面臨進一步修正。
美元/泰銖收盤下跌0.26%,報30.43,上一交易日尾盤報30.35;美元/菲律賓比索收盤下跌0.30%,報42.97,上一交易日尾盤報42.84;美元/印尼盾下跌0.82%,報9115.00,上一交易日尾盤報9040.00;美元/馬來西亞林吉特收盤下跌0.35%,報3.0230,上一交易日尾盤報3.0125。
交易員稱,石油進口商買進美元,對部分東南亞貨幣構成打壓。
一些投資者逢低承接亞幣,寄望資金持續流入該地區,同時也受20國集團(G20)采取新措施遏制歐債危機的最新跡象所鼓舞。不過,這些人士再次削減亞太貨幣持倉,因擔心全球高油價會損及增長并助長通脹。
分析師稱,東南亞貨幣或進一步遭遇獲利了結打壓,特別是在今年上漲之后。
新加坡SEB亞洲市場策略主管Sailesh Kumar Jha稱,韓元最有可能進行修正。其預計韓元兌美元將在第一季底走軟至1,165,當前報約1,130。
但也有分析師認為,目前就判斷油價高企將終結亞太貨幣漲勢還為時過早,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駐新加坡匯市分析師Thio Chin Loo稱:"這是供給推動型的油價上漲和通脹,央行無法加以控制;而需求拉動型的通脹仍疲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