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匯豐銀行公布的中國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升至49.7,高于上月終值48.8,連續第三個月回升。業內專家認為,雖然PMI指數連續三個月回升,但還在榮枯分界線以下,顯示中國經濟增速仍未脫離放緩軌道。
PMI預覽數據中,多數分項指數上升。其中,產出指數反彈至榮枯分水嶺上方,月終值持穩。2月份月投入和產出價格指數則雙雙上漲,表明制造業者仍面臨較大成本壓力,且正努力將其向消費者領域轉嫁。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受春節后生產活動加快影響,匯豐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的初值小幅改善,但這并不改變整體經濟增速放緩的態勢。近期內需增長尚未出現實質性的反彈,而外部需求仍在惡化,中國經濟目前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仍然是增長下滑。
中信證券宏觀分析師孫穩存也表示,PMI初值的回升主要是產出指數回升所貢獻,而產出指數的回升可能是由于春節假期后的補庫存所致。總體來講,2月份的情況較1月份并沒出現明顯改善,預計經濟回落的趨勢可能還要持續兩個月左右。
此外,本月新出口訂單量的驟然下降值得關注,根據匯豐的調查,2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從上月的50.4驟降至47.4,創下8個月來的最低水平。匯豐銀行指出,這一趨勢和中國1月進出口同比意外“雙降”相吻合,顯示外貿形勢仍然嚴峻。
屈宏斌表示,近期內需增長尚未出現實質性反彈,而外部需求還在惡化,進一步加劇了經濟增長下行的風險。他認為,未來幾個月通脹將回落至4%以下,隨著通脹壓力緩解,央行應在今年首次調降存款準備金率之后繼續加強政策寬松的力度。
高盛發表報告認為,2月PMI數據強于預期,反映出去年四季度政策放松的滯后效應以及外部需求增長仍然具備彈性。除非經歷外部需求繼續大幅下滑,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很小。
此外,高盛表示,中國央行近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釋放出調控政策不會從緊的明確信號,如果信貸供應維持低位,預計將進一步出臺寬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