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印度盧比、巴西雷亞爾、韓國韓元在內的一些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自2012年1月中旬以來又開始了急劇升值。這似乎同去年下半年以來這些貨幣的急速貶值形成了鮮明對比。一些外匯分析師認為,風險偏好改善或推動更多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國家。而歐美的寬松貨幣政策也是資金外流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動蕩的新興市場貨幣
以印度盧比為例,從2012年1月以來這種貨幣就表現為持續升值,美元/印度盧比從53一路降到現在的48.60,印度盧比兩個月內升值接近10%。不過,在2011年,印度盧比可是經歷過冰火兩重天的大幅度貶值,盧比的動蕩幅度從最高點的44到最低時的53,貶值近17%。即便在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機最嚴重時,盧比價格也沒跌破52.
目前印度盧比又走入了升值的快車道,這與一年前的現在有些相似。2011年的上半年,印度盧比對美元就一直升值,引外資大量流入印度,通貨膨脹嚴重困擾著印度;但在下半年,印度盧比卻出現大幅度貶值,資本大量流出印度。伴隨著資本的大量進出,印度的通脹卻一直處在紅線之上。在通脹憂慮還未解除之際,進入2012年以來,又一輪的外資流入在印度又拉開了序幕。變動最明顯的符號,盧比開始了快速升值。
其實,不僅是盧比,南非的蘭特、巴西的雷亞爾從今年以來都是一路升值,而究其原因,無非是這些國家從去年下半年呈資本流出狀態現在得到了180度的改變——外來資本又重新卷土而來。
雖然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目前處于升值狀態,但美元卻在一些長線投資者的眼里依然被看好,2012年買入美元或美元資產,依然是一些市場投資者發出的聲音。
警惕“剪羊毛”
看好印度、巴西經濟的增長?新興市場國家對資金更有吸引力?這些似乎都能夠部分解釋目前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的升值,同時,對于像印度這樣的一些新興市場國家而言,“熱錢”的流入對其國際收支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值得注意的問題是,觀察近年來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幣值及資本流動時間表就會發現,外來資本每當大量流入的時候,這些國家的貨幣就會大幅升值;而相隔時間不久,往往不超過一年,伴隨著資本的大量流出,這些國家的貨幣又會出現大幅度的貶值。
在看上去經濟相對高速增長的背后,新興市場國家正遭受著基于貨幣急劇升貶,資金流冰火兩重天的急劇轉變之痛。伴隨著資金在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之間的急劇游走,有人提出,“新興市場國家正在被‘剪羊毛’”。也正因如此,印度的盧比就被認為是一種最不穩定的貨幣之一。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就表示,那些處于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并存狀態的“雙赤字”新興市場國家,如印度、越南等,一旦國際經濟形勢惡化,不排除這些國家出現類似亞洲金融危機式的國際收支危機。
所以,當下,當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又現大幅升值的時候,這些國家的貨幣當局卻難言興奮,巴西央行就在近日對外匯市場進行了干預。據報道,哥倫比亞、秘魯等國家的央行近日也不得不對匯市進行干預操作,讓本幣升值別那么快!
其實,新興市場國家受資本席卷的原因之一目前被指最多的就是歐美的寬松貨幣政策。資本受逐利驅使,新興市場國家遭受外來資本的沖擊,帶給這些國家的是貨幣升值。國際清算銀行(BIS)在2011年年中發布的報告中就曾警告,為遏制通脹壓力和防范金融風險,全球央行需加快貨幣政策緊縮步伐。對于這樣的警告,歐美經濟體置若罔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