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貨幣周三(1月18日)收盤漲跌互現,主要經濟體發布了良好的經濟數據,且西班牙國債標售成功,緩解了圍繞歐債危機和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
美元/泰銖收盤上漲0.03%,報31.76,上一交易日尾盤報31.75;美元/菲律賓比索收盤下跌0.38%,報43.46,上一交易日尾盤報43.62;美元/印尼盾上漲0.22%,報9090.00,上一交易日尾盤報9070.00;美元/馬來西亞林吉特收盤下跌0.43%,報3.1125,上一交易日尾盤報3.1260。
資金不斷流入部分亞洲國家的資產,推動韓元與印度盧比等貨幣上漲。印度盧比觸及兩個月高點。
一些交易商和分析師預期,隨著風險偏好的改善,會有更多資金流入,不過投資者仍保持謹慎,靜待葡萄牙標債結果并關注希臘債務重組談判。
新加坡華僑銀行外匯分析師Emmanuel Ng稱:"在資本流入、波動率下滑以及全球整體風險偏好改善的背景下,亞太貨幣短期有上行的隱含推力。"
他補充稱,亞洲新興貨幣可能進一步上揚。
但部分交易員稱,若對風險資產的信心再次惡化,投資者可能必須快速削減亞太貨幣的多頭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