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2012年1月16日宣布,維持俄羅斯主權信用評級“BBB”不變,但是下調其評級前景,由“積極”降至“穩定”。惠譽主權信用部門主管查爾斯·塞維爾表示,俄羅斯政壇的不確定性和全球經濟前景惡化是調整俄羅斯主權評級前景的主要原因。
惠譽在聲明中表示,俄羅斯政壇的不確定性將會提高資本外流的風險,進而對俄羅斯央行的外匯儲備以及盧布匯率構成更大的壓力。
惠譽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011年,俄羅斯私營部門的外資凈流出規模高達840億美元,高于2010年的340億美元,但是小于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的1340億美元。受此影響,俄羅斯外儲規模由2011年8月份的5450億美元降至2011年年底的5000億美元,而同期盧布對美元匯率累計下跌超過10%。
惠譽還表示,俄羅斯政府進行財政結構調整面臨重重阻力,難以削減非石油部門赤字率至金融危機前水平4.7%。不過,目前原油價格高于預期(以及盧布走軟)有利于俄羅斯公共財政狀況的改善。截至2011年年底,俄羅斯聯邦政府預計將能實現預算盈余,規模約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8%,這好于2011年年中的水平。
另外,俄羅斯目前還是一個凈債權國。截至2011年,俄羅斯的公共凈國外資產規模達4860億美元,約為GDP的27%。而私營部門凈國外負債規模達3000億美元。惠譽表示,相比較2008年,目前俄羅斯的短期外債水平要低得多。
惠譽表示,如果俄羅斯非石油部門的財赤狀況得到改善,通脹率能夠得到持續抑制,經濟結構能夠進行顯著性調整,以改善經營環境,那么俄羅斯現有主權評級有望被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