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了2011年度乘用車市場產銷狀況。2011年度,廣義乘用車合計生產量和批發銷售量分別為1442.29萬輛和1447.6萬輛,分別同比增長4.3%和5.2%。乘聯會預計,2012年汽車市場整體一位數增長是定局。不過,鑒于剛性需求的旺盛,業內專家均表示,未來5-10年汽車市場的銷售量仍將持續增長。
此外,乘聯會也指出,目前中國汽車銷量是以批發數為準,但其實2011年國產汽車國內終端銷量比批發銷量的統計數少了190萬輛,同2010年相比,2011年國產汽車國內市場終端銷售量的增長率實際上為-7%。而批發數在國外是稅務部門核查汽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依據。
全年批發量增長5.2%
乘聯會數據顯示,2011年12月廣義乘用車的生產量和批發銷量分別為136.41萬輛和137.11萬輛,分別環比增長0.4%和2.5%,同比增長-5.6%和4.8%。
狹義乘用車是乘用車市場增長的主力。2011年度,去除微型客車后,以轎車、MPV和SUV為代表的狹義乘用車的2011年度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228.96萬元和1156.33萬元,分別同比增長8.2%和5.8%。
乘聯會統計的乘用車生產商銷量排行榜顯示,2011年國內外銷售批發數的前十名分別是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眾、一汽大眾、東風日產、北京現代、長安汽車、奇瑞汽車、一汽豐田和比亞迪。
乘聯會表示,為了在2010年高產銷基數的基礎上取得同比略高的統計銷量,乘用車廠家和經銷商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最后4個月上市的新車數量接近前8個月的水平;僅12月的促銷,廠家和經銷商就損失利稅達幾十億元。這樣的努力使得12月份乘用車的庫存不升反降,使業內對2012年乘用車市場預期大大提高,
對于今年1月份,乘聯會認為由于假期因素,估計1月份的廣義乘用車終端銷量在115萬輛左右,批發銷量在125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率約為-20%。
2012增速不超10%
乘聯會表示,2012年汽車市場一位數的增長率已成定局。具體而言,在不增大燃油稅的情況下,按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的批發數1980萬輛左右計算,預計2012年將同比增長約7%,其中乘用車為1555萬輛,商用車為425萬輛;預計國產汽車國內市場終端銷量為1856萬輛,增長約12%。其中,乘用車中SUV和MPV仍將是增速最高的車型。
另外,由于乘用車出口較快增長,乘聯會預計,2012年汽車出口將超過105萬輛,其中乘用車占60%。
由于當前的政策仍然有利于超豪華車進口,預計乘用車會繼續大型化,小排量乘用車將繼續萎縮,這種狀況的延續不利于內資企業,內資乘用車企業將面臨“最困難的一年”。同時,預計進口汽車市場增長率會下降,但高于國內汽車市場增速。在這種狀況下,乘聯會認為,汽車企業總利潤的增幅將進一步降低,而伴隨著節能減排壓力的增加和成本的提高,可能出現企業宣布漲價。
未來由于需求仍然強勁,業內普遍認為汽車市場的增長潛力依然巨大。乘聯會認為,由于國民經濟和職工收入還在增長,國家擬推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翻番,在2015年達到30萬億元;潮流、攀比、壓力和對現代生活的強烈追求,都將是乘用車市場快速增長的原動力。
對于更長遠的未來,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總經理遲亦楓表示,北京治堵新政在全國各地的影響還有可能加劇,交通、環境、能源三大瓶頸對發展的制約仍然是剛性的,但是考慮到我國汽車消費需求仍然十分旺盛,預計汽車年銷售量將在2015年前后達到3000萬至5000萬輛的峰值,汽車保有量將達到2-3億輛以上,潛力依然巨大。
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也認為,今后5-10年汽車市場仍然會持續增長,年銷售量超過3000萬輛的可能性很大;在這場浪潮中,經過不斷的努力及轉型,中國自主品牌崛起是勢不可擋的。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專家,歐陽明高在對多企業內部運作的基本數據做研究后樂觀地認為,2015年左右我國將迎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第一波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