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為實現“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的任務目標,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根據任務要求?熏分析政策效果和通脹形勢,可以判斷:明年利率將維持較高水平,大幅下挫和上揚的可能性均很小。
首先,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會導致利率大幅上揚。盡管積極的財政政策會刺激總支出增加,有可能使總產出超過經濟增長的自然率水平,導致貨幣需求增加超過貨幣供給增加,利率上揚,但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果將被凈出口下滑所抵消,綜合作用不會導致利率大幅上揚。美國經濟復蘇緩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可能使歐洲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外需疲軟將使我國明年的凈出口增速下降、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另外,美聯儲宣布將維持聯邦基金利率處于0—0.25%的超低水平至2013年年中,歐元區為緩解債務壓力也會維持低利率。與此相比,我國利率相對高企,根據利息平價條件,人民幣升值趨勢不會逆轉,匯率因素也會抑制凈出口增長。總之,明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是為了對沖凈出口下滑,實現“穩增長”的目的,不會導致利率大幅上揚,除非財政政策過于積極。
其次,“控物價”使利率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即使降息,幅度也會較小。盡管11月份CPI同比增幅降至4.2%,農產品價格下降和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是CPI漲幅回落的主要因素,但未來反彈的可能性較大。這是因為,明年農產品能否繼續豐收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而貨幣本已寬松的美國為刺激經濟復蘇實施第三輪量化寬松的可能性卻很大,歐元區為處理債務危機也會繼續放松貨幣供給,美元、歐元寬松將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重拾升勢,輸入性通脹壓力明顯。因此,“控物價”成為明年的重點任務,貨幣供給難有明顯寬松,利率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即使降息,幅度也會較小。
最后,經濟結構調整也不會導致利率大幅波動,而較高的利率環境則有利于提升產業結構。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調整經濟結構要配合以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即貨幣政策要適應“穩增長”要求,保持貨幣供給合理增長,因此以擴內需為重點的經濟結構調整只是對總支出中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所占比例的調整,即對經濟內部結構的調整,既不會引起經濟增長“過熱”,也不會引起經濟增長“過冷”,不會導致利率大幅波動。另外,較高利率環境,不利于低技術、低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卻能突出中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生產的比較優勢,有利于促進我國技術創新和進步,提升產業結構。
總之,在“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總體任務要求下,只要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把握和執行得當,明年利率將維持較高水平且走勢平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