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12月17日在北京舉行的《環球時報》2011年年會上表示,由于美國現有的貨幣寬松政策效應及近期資金回流形成支撐,明年美國經濟或能保持1.5%至2%的增幅,甚至高于此。
霍建國表示,現在各界對明年全球經濟整體判斷悲觀,但是國際組織對明年全球經濟的增速預期僅比今年小幅下調。從最近數據上看,美國經濟下半年已經開始好轉,美國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初值達2.5%,四季度預計不會低于2%,這將使得美國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速達到1.8%左右,且近期出現的美元強勢回流也對美國經濟起到支持作用?;艚▏€認為,歐債問題是全球博弈的焦點,也是影響明年全球經濟表現的主要因素。
國務院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表示,明年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將受到發達經濟體的牽連而出現增長率下滑。關于資金回流美國對新興經濟體的影響,他認為這種現象在中國比較明顯,在印度和巴西則更加突出。
丁一凡則表示,歐洲要走出債務危機需要靠“印鈔票”,即通過在二級市場購買國債來擴大基礎貨幣的發行量。他說,實際上歐洲央行已經在做這個事情,即購買問題債券來緩解收益率壓力,只是做得沒有美聯儲那么明顯。在這種寬松預期之下,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明年會有一個大幅度波動,這可能將嚴重影響中國的通脹和投資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