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財政部發布消息表示,明年將對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包括成品油在內的能源資源性產品、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在內的五大類產品平均稅率為4.4%,比最惠國稅率低50%以上。業內人士表示,采用較低的暫定稅率將擴大進口量,同時將直接降低部分產品價格。
財政部表示,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產品將包括五大類產品。分別為:能源資源性產品,包括煤炭、焦炭、成品油、天然橡膠、稀土、銅、鋁、鎳等;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的關鍵設備和零部件;農業生產資料;用于促進消費和改善民生的日用品,包括冷凍海魚、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嬰兒食品、護膚品、燙發劑、餐具、廚房用具等;與公共衛生相關的產品。不過,具體哪種產品采用何種稅率,財政部沒有說明。
對此次降低關稅的目的,財政部表示:“為積極擴大進口,滿足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及消費需求。”對此,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部副主任趙萍分析認為:“多種產品采用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一方面能夠進一步刺激進口,符合國家擴大進口的政策,另一方面也符合促進國內消費增長以及升級戰略,對于改善民生,促進消費具有積極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稅率調整中,對關系民生消費的一些產品進行了重點提及。
“鼓勵進口產品開始關注民生領域,并且在日用品和公共衛生相關產品方面采取了降低稅率措施,以奶粉為例,降低稅率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在國內消費,同時能倒逼國內生產者改善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也能讓一部分消費者轉向正規渠道購買,從而對代購行業產生一定影響。”趙萍表示。
進口環節稅收成本的降低,將對國內產品價格帶來影響。“采用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后,將降低消費進口產品的成本,使進口產品的價格有所回調。”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馬遙分析表示,暫定稅率下降,將直接刺激產品進口量增長,對引進先進的儀器、設備,以及重要的原材料、資源等都形成有利因素。
與此同時,馬遙認為,我國能源性產品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我國在能源領域開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將有利于該領域的發展。“稅率下調,對國內能源市場不僅帶來實質性的促進作用,還能夠加大能源產品的進口量,緩解國內能源產品自給不足的情況,而且能夠對該市場形成利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