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峰會結束后,全球資本市場有望一改頹勢,重現強勢。”一位港資券商交易員于歐盟峰會結束后,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但這似乎并不是一個能令全球市場盡歡顏的消息,因為歐盟26國同意締結新條約,除了意味著歐債危機壓力暫時得以緩解外,還意味著歐盟有可能開動印鈔機;另外,美聯儲舉行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后,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也有望漸行漸近,這意味著美國的印鈔機也將重開。新一輪豪賭帷幕漸漸拉開。
歐美印鈔機或將啟動
香港恒生投資服務公司首席分析師溫灼培分析認為,歐盟成員國締結新條約的目的在于加強財政紀律監管,防范歐債危機惡化或重演。“但從歐盟及歐元區維護歐元市場地位、盡快解決歐債危機遺留問題的角度分析,其策略很可能是歐盟及歐元區在達成協議后,也就是在新規范足以防止類似‘歐豬五國’的歐洲國家對于經濟援助過度依賴后,將開始大規模印刷鈔票去購買深受歐債危機困擾國家的債務,幫其脫困。但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大量歐元入市勢必引起歐元甚至其他貨幣的貶值,同時引發全球大宗商品等價格上漲,甚至是新一輪經濟泡沫的出現。”
溫灼培還表示:“如果歐債危機是以上述方式進行解決,美國勢必也會步其后塵、盡快推出QE3,也就是說美聯儲也可能于近期重開印鈔機。”
當記者問及這是否會導致上一輪資金泛濫引發經濟泡沫破裂的情形再現,溫灼培表示,這不好說。但這么做,至少可以令將近兩年多的全球經濟疲弱困局有所改觀。
東航金融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歐債危機的出現大大降低了市場的風險偏好,美元作為避險貨幣卻從中受益,因而歐債危機從某種意義上說確實延緩了美元走弱的進程。
新興市場是最終買單人
不過,東航金融特別指出,雖然現在歐美看似很痛苦,但最終的隱形買單者卻是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發展中國家。以前購買美債歐債,盡管收益率低但總還能高于通脹,因而實際購買力并沒有太大的縮水;現在危機來了,美國通過印鈔票緩解危機,令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只有2%左右的水平,已經大大低于美國現在3.5%的通脹水平,這意味著持有美國國債獲得的是負利率,購買力水平顯著降低。所以,美國通過人為印鈔壓低利率,實際上令很多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新興國家成為了最終的隱形買單者。
面對歐美經濟發達國家通過開動印鈔機解決自身危機的做法,不少業內人士都為此舉將給新興市場帶來新一輪的沖擊深表擔憂。
香港第一上海策略分析師葉尚志表示,即使新興市場國家近年來一直充當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但實際上仍然未能擺脫歐美發達經濟體的左右和影響。“發達國家資本熱錢每次大進大出或快進快出,都會給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帶來很大的沖擊和震蕩,比如近期印度就出現了大量外資流出的情況,其貨幣兌美元的匯率已經跌至金融海嘯后2009年創出的低位水平。”
葉尚志認為,新興市場國家應當通過增強內部需求和調整貨幣政策的方式來避免或弱化外部危機帶來的沖擊。他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宣布下調準備金率,亞太區多個國家也先后宣布降息或維持低息政策,另外,內地還向出口壓力大的行業提供稅務優惠,引導企業打開國內市場,這些舉措都有利于減少歐美經濟疲弱造成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