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央行12月8日表示,維持基準利率3.25%不變,這是該行自今年1月10日加息以來,連續第5個月維持該利率水平。該決議符合市場普遍預期。該行還在貨幣政策聲明中警告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在增加。
同日,印尼央行也宣布,維持基準利率6.0%不變,結束了此前連續兩個月的降息周期。至此,印尼與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新興經濟體進入政策觀望期,靜待歐盟峰會的成果,并在貨幣貶值和通脹上行雙重壓力下“忐忑”度年關。
全球經濟下行風險陡增
韓國央行表示,根據目前可獲得的信息,貨幣政策委員會認為主要發達經濟體已經表現出持續的增長停滯,而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增速也出現某種程度的放緩。委員會預計全球經濟復蘇將會“非常緩慢”,且經濟下行的風險高,這主要歸結于歐債危機持續發酵、主要發達經濟體或將出現經濟二次探底以及國際金融市場的緊張情緒加劇。
韓國經濟方面,韓國央行認為,該國出口表現出持續增長態勢,但是消費水平未見改善,設施和設備投資近期急劇下滑。不過,該行認為國內經濟不會明顯偏離長期增長趨勢,但是外部不確定因素已經是本國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增加。
物價方面,韓國央行表示,盡管該國11月份的通脹率仍然高于4%的通脹目標區間上限,但是隨著農產品價格的回落以及去年較高的基準水平,韓國未來數月的通脹壓力會進一步放緩。
數據顯示,韓國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幅分別達3.4%和3.5%,表現好于預期。不過,先行指標之一的韓國11月份經季調后的制造業經理人指數企業降至47.12,為去年10月以來最低。
另外,金融市場方面,外資的持續流出導致韓國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韓國央行7日披露的數據顯示,外資11月份凈購入國內債券的數量急劇收縮,由10月份的5.4萬億韓元降至3000億韓元;境外投資者還在11月份從韓國股市中抽離3萬億韓元資金。上述行為導致韓國三年期國債收益率和首爾股市綜合股價指數波幅加劇。
貨幣決策背景復雜
據彭博資訊,印尼盾對美元匯率在過去三個月累計跌幅超過5%,跌幅為亞洲貨幣第三大,這或將導致國內通脹壓力再次抬頭。數據顯示,今年11月印尼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4.15%,創過去19個月新低。但是印尼央行此前曾預期,印尼明年的通脹率將超過5%。
通脹回落打開貨幣寬松空間,但是在資金外流的背景之下,基準利率的下滑又進一步降低本幣的吸引力,與印尼一樣陷入貨幣決策困境的還有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韓國等經濟體。
印尼國際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祖尼曼表示:“鑒于明年更高的通脹預期和更好地避免本幣大幅貶值,我認為印尼央行維持現有利率水平是合乎情理的。在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的背景下,該行已在過去兩個月里兩次降息,累計幅度達75個基點,因此該行難以在保增長和救本幣之間找到平衡。”
不過,分析人士仍然表示,在歐債危機施虐、歐洲銀行補充資本金壓力高企且美國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之下,恐怕降息與否難以決定本幣的吸引力,保增長已經成為亞洲經濟體的共同主題。
日本野村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蘇博文8日在香港表示,亞洲經濟增速在未來數月預計將出現滑坡,但是印度、印尼、泰國和菲律賓等經濟體明年將逐步放寬貨幣政策和出臺其他刺激措施,以為明年下半年的反彈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