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可以休息一下,因為我剛被裁。”一位來自元大證券的房地產分析主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我們公司1個月內共裁了7個人,預計未來公司還將繼續裁員。”
元大證券只是香港外資金融企業裁員潮中的一個小縮影。據悉,匯豐銀行將從本周起開始落實削減香港的職位,將在年內裁減數百個職位,以后勤部門為主。匯豐早在今年9月初已經宣布,計劃在未來3年裁減3000個香港職位,占香港雇員人數的13%。
衍生產品部門是此次裁員的重災區。據外電報道,上半年營運開支下跌11%的麥格理正計劃退出香港機構客戶的衍生產品業務,僅保留散戶的窩輪及牛熊證業務,并已辭退7人。對此,麥格理發言人表示,公司目前窩輪及牛熊證產品運作正常,有關衍生產品仍如常操作及開價。消息人士透露,麥格理的其他業務均有裁員計劃。
早前還有消息稱,近4個月窩輪市場占有率跌至1%的德意志銀行也將全線退出窩輪及牛熊證市場,部分員工已離職或正清假。瑞信也已在亞太區裁掉約40個固定收益及銷售職位,其中香港地區占約10人。
此外,加入裁員行列的還包括大和資本以及相關歐資證券行。摩根士丹利等部分銀行預期未來形勢嚴峻,年內將不再增聘人員。
市場低迷是此次裁員潮爆發的主因。近期香港新股發行市場十分冷清,第三季度亞洲地區的IPO數量較上年同期減少49%,跌至兩年低點。據Dealogic數據,過去5年,IPO收益通常約占投資銀行亞洲地區收入的三分之二。
除業績低迷之外,美林美銀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現在投行進行的裁員也有政治上的要求,銀行需要符合一個名為美國銀行的“節流”計劃,也被稱為“新美國銀行工程”,根據該計劃,美國銀行將在2014年前在消費金融等領域每年削減50億美元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