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強勢反彈令商品多頭望風而逃:美元連續兩日強勢反彈,使得倫銅等商品的近期漲幅回吐過半。不過,鑒于機構對美元后市的分歧較大,大宗商品未來走勢充滿了不確定性。
入市干預推漲美元
面對日元不斷攀升勢頭,10月31日,日本政府再度出手干預匯市。受此影響,美元兌日元匯率出現大幅跳漲,從干預前的75.65最高攀升至79.52,漲幅一度高達5%。不過此后,美元兌日元匯率開始回落,截至北京時間昨日18時,美元兌日元匯率維持在78.15。
日元貶值推動美元走強,而國際大宗商品多以美元標價,強勢美元打壓商品普遍回落,匯市動蕩蓋過對歐債危機的擔憂,成為近兩日大宗商品市場的關注焦點。
昨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延續普跌之勢:化工品繼續領跌,滬膠以3.77%的跌幅位居首位,PTA、螺紋鋼等緊隨其后;農產品較為抗跌,但僅白糖期貨小幅飄紅。而外盤繼續大幅下挫,截至北京時間昨日18時,倫銅大跌303美元至7703.3美元/噸,紐約原油回落至90美元/桶關口,紐約黃金也大跌23.5美元至1701.7美元/盎司。
“日元匯率的大幅波動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有分析認為,美元指數作為判斷大宗商品價格運行趨勢的重要參考指標,其中的日元權重占13.6%,僅次于歐元。歐債危機已令歐元匯率下跌,如果日元持續走低,那么美元指數大幅反彈將會對大宗商品制造更大壓力。
美元強勢有待觀察
盡管美元短線強勢回升,但仍有不少機構持懷疑態度,進而增添了大宗商品市場的不確定性。在上周末舉辦的“十大期貨研發團隊”評選活動中,多家機構對美元的態度可謂截然相反。
宏源期貨認為,雖然歐美經濟復蘇均有放緩,但整體上看美國經濟基本面仍然強于歐洲,因此美元指數逐步走強概率較大。目前國際資本回流明顯,也支持美元維持堅挺。另外,從技術周期上看,目前美元指數筑底已基本完成,上升通道已基本打開。大宗商品價格主要受經濟增長狀況和貨幣供應量兩方面影響。目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幾成定局,美元又有走強趨勢,大宗商品價格下行將是大概率事件。
安糧期貨認為,從歷史走勢看,難題促成了美元每15年一個波動周期的規律。經歷了2002年以來的十年下跌之后,目前美元中長期的底部已經確立,上漲趨勢也逐漸形成。歐元區達成的短期協議促使其利空影響短期得以緩解,美元指數在快速上沖到接近80美元的高位后回調,歐元暫時反彈至1.35-1.4之間弱勢震蕩,但歐債問題沒有特效藥決定了歐元的弱勢下跌將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階梯式過程,在美元和歐元的博弈中基本已經呈現了美元獲勝的結局,因此大宗商品市場依然處在積重難返的向下格局中,但中間的反復可能不可避免。
看淡美元的機構認為,美聯儲(FED)寬松貨幣政策令美元承壓。美聯儲承諾,至少在2013年前將維持利率在近零水平,且內部關于是否實施更多寬松措施的爭論也正在升溫。就日本政府入市干預一事,有機構認為,“這并不一定是單純的日元強勢或者投機力量推動日元此前創新高,盡管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元整體疲軟。目前處于長達10年的美元熊市之中,并沒有什么力量可以推動美元擺脫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