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耗油量高的豪華車、SUV車超高速發展,2010年中國新上市乘用車的平均油耗比日本和歐洲高出15%以上。”前天,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上海舉辦的“2011第九屆中國汽車產業高峰論壇”上,來自政界、企業界與學界的專家認為,中國目前汽車消費結構嚴重不合理,政府對汽車業關注的重點應從產業政策轉向社會政策。
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說,近年來,中國正以遠超各國的速度走入“汽車社會”。未來十年,中國汽車行業會以5%至7%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美國,達到2.5億輛。
但是,在很多方面中國都沒能做好準備。能源趨緊、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停車困難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清泰認為,政府應多關注汽車消費所涉及的社會問題,用社會政策引導汽車產業發展。第一,把汽車產業引入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第二,城市的發展應該更加充分考慮汽車社會的因素;第三,牽住汽車消費政策的“牛鼻子”,培育健康的汽車社會文化,把大眾汽車消費引向節能環保的小型車,要以政府的消費政策引導居民的車型選擇,進而影響廠商的研發和投資;第四,制定和實施汽車能源戰略與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標準。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汽車研究中心還發布了2020年中國汽車行業研究報告。報告預測:未來十年,政府將采取更大規模的新能源車補貼,制定適度的排放標準;汽車的品牌會作為個人社會地位的象征;中國汽車產業會擁有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但將面臨技術人才短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