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26日表示,預期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走勢或仍以升值為主。今年前9個月進出口總額增幅明顯快于同期GDP增速。其中,出口與進口價格上漲是進出口額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外貿態勢良好未來人民幣匯率仍以升為主
發改委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外貿發展態勢總體良好。前9個月進出口總額增長24.6%,明顯快于同期GDP增速。但當前制約我國外貿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主要表現在:
一、世界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跡象,當前全球經濟活動減弱且進一步失衡。
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體制機制性摩擦日趨激烈。
三、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匯改6年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30%。預期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走勢仍以升值為主。
四、生產經營成本持續上升。國際市場上能源資源、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國內生產要素成本持續增加,導致出口產品成本上升,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增多,融資難和稅費負擔偏重等問題突出。
前三季進出口價格雙漲推高進出口額
今年1-9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26774.4億美元,增長24.6%。其中出口13922.7億美元,增長22.7%;進口12851.7億美元,增長26.7%。累計外貿順差1071億美元,減少10.6%。
發改委表示,從前9月情況看,出口價格上漲在出口額增長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海關監測的23種重點出口商品中,有19種商品出口額增長。這19種商品中,73.7%的商品出口額增長主要原因是出口價格上漲,其中42%的商品出口價格上漲,但出口數量下跌。
同樣,進口價格上漲在進口額增長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海關監測的42種重點進口商品中,除氧化鋁、飛機、玉米、毛條、化肥、尿素、磷酸氫二胺等7種商品外,其余35種商品進口額增長。這35種商品中,82.9%的商品進口額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進口價格上漲,其中60%的商品進口價格上漲,但進口數量下跌。
根據商務部統計,前三季度,我國出口平均價格上漲9.9%,高于上年同期8.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出口數量增長11.7%,比上年同期回落20.1個百分點。其中,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議價能力普遍提升。1-9月,紡織品服裝、鞋、玩具出口價格分別上漲20.9%、15.8%和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出口數量分別增長2.8%、3.2%和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