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洪水災害正在泰國兇猛肆虐與蔓延。10月25日媒體透露一組數字:泰國28府受災,面積相當于瑞士國土,12.5%稻田被淹,80萬處房屋受損,72萬人因洪水患病,7大工業園區停業,10938家企業受影響。洪災重創泰國經濟,泰央行稱洪災或致第四季度經濟出現負增長,汽車業損失最嚴重。泰國官員23日說,初步估計洪災給泰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很可能超過4000億泰銖(132億美元)。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日前發布報告稱,泰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將被洪災拉低2%。而泰國央行估計,今年泰國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1.7%,高于此前估計的0.9%。
災情最為嚴重的大城府是泰國第三大工業省,占泰國工業總產值的11%,其電子工業產值占泰國的三分之一。該地區不僅分布著眾多紡織、制鞋、食品飲料、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等泰國本土大型企業,而且也集中了豐田、本田等外資巨頭。但以上企業眼下均已停產。許多外國投資者正在考慮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其他國家,國際資本很可能在泰國上演一場抽資撤離潮。
泰國的翻天濁浪,將全球供應鏈體系無情沖斷和破壞。世界經濟前景將因此增加更多不確定性。
泰國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和零部件生產據點,也是日本汽車廠商在海外的重點生產和出口基地,這次損失也最大,其破壞程度超過了今年3月地震海嘯災害對日本汽車產業的破壞。泰國還是世界第二大硬盤生產國,國際知名硬盤廠商西部數據在泰國的產量占其全球產量的60%。水災導致硬盤供應短缺,英特爾、蘋果和戴爾的業務都不可避免地大受影響。此外,因為索尼公司在泰國災區的部分工廠停止生產,導致該公司推遲發布多款數碼相機。一些分析機構認為,如果水災導致供應鏈中斷3個月以上,后果很難設想。
10月24日豐田汽車宣布,由于泰國洪水導致該國所產零部件供應短缺,因而本周豐田日本國內部分工廠生產暫停。豐田汽車稱,泰國方面為其制造并提供約100種零部件,如今零部件受到洪水影響無法及時按量供應,目前29日之后的生產計劃尚未制定。
專家稱,泰國洪災對日企的影響將進一步擴大。洪災呈現出和東日本大地震相似的影響,即制造商因零部件供應網癱瘓被迫減產。28日,大潮將拉高洪水水位,可能導致災情進一步擴大。
國際市場天然橡膠期貨漲價明顯。泰國近期爆發的洪水災害影響其對外供應,全球供需可能再現缺口,期貨漲勢難以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