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經濟過去十年由于對信貸的依賴接近翻倍,未來幾年發展速度將放緩,投資者回報也會隨之減少。
據彭博社報道,貝萊德的分析師表示,未來幾年中國的GDP增速將從過去十年的10.5%下降到7%至8%。目前創造1元的GDP需要0.3元的信貸,而在2002年,只需要0.27元,如同一輛車每加侖汽油所行駛的路程在逐漸縮短。
貝萊德亞洲區信貸負責人Neeraj Seth表示:“在中國投資越來越不賺錢了,而經濟增長需要不斷增加的投入。”
貝萊德在7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盡管中國的企業、家庭和政府需要更多集合資金來創造產出,總信貸增長卻在放緩。Seth近日重申當時的結論現在還是有效的。但他拒絕評價貝萊德的投資策略,也不特別提及中國的哪類資產的投資回報將會降低。
貝萊德的研究顯示,隨著工資消耗企業積蓄、消費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加大以及稅收增加,信貸將會放緩。由于“十二五”規劃下社會保障項目增加,政府凈儲蓄將會下降,同時實際負利率也會促使家庭追求收益率高于銀行存款的投資選擇。
Seth表示:“中國向內需拉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平衡、改善社會保障體系可能會降低存款利率。年存款利率在過去十年超過GDP增速50%后必然下降。”
彭博社數據顯示,2009年,1元的GDP增長需要0.41元的借貸。
貝萊德分析師認為,近年來信貸依賴比率的上升部分原因是基礎設施投資的回報周期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