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工信部召開了15個省市經濟運行座談會。工信部經濟運行協調局局長肖春泉認為,目前國內經濟保持平穩發展,但是外部經濟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問題。此外,國內經濟也有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
比如原燃材料成本上漲、用工成本上升與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中小企業資金緊張、人民幣升值壓力和貿易摩擦爭端增加,以及出口的不確定性等。
工信部官員說,對這些問題,需要認真、冷靜客觀分析,更好地研究對策,努力確保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據悉,工信部近期還將在組織其他省市召開經濟運行座談會,研究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問題。
9月2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了中國和世界的經濟增長率。該預測認為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速均為4.0%,比6月份預測分別降低0.3個和0.5個百分點,顯示全球經濟復蘇遭遇新挑戰。
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將達9.5%和9.0%,比6月份的預測分別下降0.1和0.5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中國經濟放慢的主要原因,是緊縮政策和外部需求減弱。
來自匯豐銀行的初始值顯示,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4%,為2個月以來的新低點,其中出口新訂單和制造業產出指數,都在下跌,這可能反映出9月份的出口將繼續萎縮。
國內企業對外需萎縮目前感受明顯。溫州日豐打火機公司董事長黃發靜告訴記者,目前第三季度的打火機出口未見起色。第三季度的出口份額與上季度環比沒有變化,但是與去年比下降了30%。
導致如此的原因,主要是歐美、日本市場的萎縮嚴重。最為嚴重的是日本,不僅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再加上地震因素,使得我國中小企業的商品出口更加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打火機企業開始轉向內需市場。不過由于國內市場不成熟,經營方式、銷售渠道、運輸、儲存各個方面同出口不盡相同,銷售轉型存在困難。
“目前貿易摩擦頗為頻繁,加上人工成本提高,不利因素同時出現,使得企業的生存更加困難。”黃發靜認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張永軍告訴記者,在外需下降的情況下,中國進口增速如果不很快下調,凈出口對經濟的貢獻不會下滑很快。
“不過整體目前經濟未見大的變化,所以整個宏觀政策還不需要調整,對于出口等情況需要觀察,可能還要一直觀察到第四季度,比如10月份。”他說。
國家統計局將在10月20日左右公布前三季度數字。根據目前的數字來看,前8個月整體工業增速平穩。2011年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比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從環比看,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稱,9月份匯豐制造業PMI初值的回落不必太在意。盡管出口訂單在萎縮,但是整體出口增速仍較高。今年上半年凈出口對GDP 貢獻率接近零,由于中國經濟對凈出口的依賴度有所減弱,因此即便出口大幅下滑,國內需求仍足以支持8.5%-9%左右的GDP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