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歐洲和美國之后,國際評級機構開始頻頻騷擾日本。
昨日,惠譽亞太區(qū)主權評級主管安德魯·科洪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可能調低對日本及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他指出:“我們預計中國的銀行資產質量將出現實質性惡化,如果中國銀行系統的問題在未來12-24個月內果真如此,甚或進一步惡化,那么我們將會采取相應的降級行動。”
而今年以來,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中的另外兩家——標準普爾及穆迪,均已經調低對日本的主權信用評級。
反應平淡
9月8日收盤,日經指數225收漲0.34%,報8793.12點;東證股價指數漲0.5%,報757.41點。
而日本政府公債價格小幅下滑,追隨美國公債的跌勢。不過,由于對美國經濟和歐債危機的憂慮,日本公債的避險魅力仍然非常大,令公債跌幅受限。
很顯現,此次惠譽的表態(tài),未對市場造成太大影響,這與此前標普和穆迪接連下調國債評價有關。
今年1月,標普將日本國債降至第四級后,強烈的市場預期,使8月24日,穆迪下調評級時,市場也波瀾不驚。
不過,評級機構連續(xù)下調日本國債評價,還是引起了部分金融界人士的關注。
“評級機構連續(xù)下調日本國債評級,不排除日本也會出現類似歐洲的問題。”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朱明方博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野村證券日本首席經濟學家木內登英在穆迪下調日本國債評級時,也曾對記者表示,穆迪降級若引發(fā)其他評級機構對日本國債進一步降級,將加重市場對日本金融機構的擔憂,這可能導致比較多的問題。尤其是本國評級機構對日本國債的評級。
8月末,日本本國的評級機構R&I就表示,除非大于預期的緊縮政策出現在下一財年的財政預算當中,否則其有可能在9月調低其對日本國債的最高檔評級。
木內登英認為,日本本國的評級機構調級將會形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新的轉機
不過,在經歷新首相選舉之后,情況發(fā)生變化。在日本金融界看來,只要政局穩(wěn)定,一切危機都能夠解決。
木內登英就表示,新政府將幫助穩(wěn)定日本中期的經濟和金融市場。“財政紀律顯著下滑的風險已隨著支持財政鞏固的野田佳彥出任首相而降低。預期新政府將基本保持前任政府的政策不變,通過發(fā)行特別日本國債來為地震災后重建支出提供資金,并通過削減支出和提高稅收來逐漸償還這些國債。”
而朱明方認為,目前日本國債收益率較高,仍是較好的投資品種。因此,在沒有尋找到其他更好的投資品種之前,作為主要持有的本國機構不會輕易放棄日本國債。
雖然在評級機構看來,龐大的負債是日本最大的困擾。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日元升值才是擺在日本政府面前最大的問題。如今這個問題隨著日本政府的強勢干預,已經出現了轉變。
8月24日宣布創(chuàng)建1000億美元的緊急信貸工具,作為阻擊日元升值的措施之一。該工具的目的是緩解日元供需的上行壓力,讓日本企業(yè)能夠將日元資金轉為美元資金。
“尚不清楚該工具通過影響外匯供需來遏制日元升值的作用有多大。”木內登英對于該政策的效力態(tài)度較為謹慎。但在朱明方看來,日本政府的干預政策將在半年至一年內產生效果,這將有效緩解日本企業(yè)的出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