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將探索制定保稅倉單質押融資、大宗商品企業離岸賬戶設立等方案
在全國率先試點期貨保稅交割業務后,上海洋山保稅港區上周五開始正式走通期貨保稅交割全部7大環節。下一步,上海將探索制定開展保稅倉單質押融資、大宗商品企業離岸賬戶設立等方案。
從上海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舉行的“洋山首批大宗商品企業入駐頒證儀式暨期貨保稅交割試點情況發布會”上傳來的消息顯示,期貨保稅交割業務自去年12月4日在上海洋山保稅港區率先試點以來,已于今年8月底完成了期貨保稅交割7大環節(倉單生成、倉單質押、到期交割、期轉現交割、倉單注銷、報關進口和轉口出境)的全貫通,正式進入市場運作階段。
上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表示,依托期貨保稅交割的先發優勢,上海將進一步吸引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和金融服務機構入駐,拓展大宗商品產業鏈,完善配套服務功能。下一步,上海將結合大宗商品運營的融資需求,探索開展保稅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在海關等部門支持下,形成風險可控的操作方案,以滿足大宗商品企業融資需求;同時在國務院19號文明確“洋山保稅港區注冊企業可開設離岸賬戶”的政策框架下,把大宗商品企業離岸賬戶設立作為重點研究,滿足大宗商品企業開展境外離岸業務的需求。
同時,上海還將籌建大宗商品保稅電子交易平臺,打造期貨與現貨結合的大宗商品集散平臺等配套衍生功能。戴海波表示,洋山保稅港區將拓展結算、融資功能,形成有影響力的有色金屬類大宗商品綜合交易中心,成為亞太地區的“價格風向標”,凸顯上海的大宗商品定價功能。
目前,洋山保稅港區大宗商品集散平臺雛形初現。以試點銅為例,今年上半年,經過綜合保稅區進口的銅以及制品規模達到歷史新高,為42億美元,接近去年全年的進出口總量,意味著上海綜合保稅區已經成為我國電解銅最重要的進口集散樞紐。同時,日前成立的“洋山大宗商品臨港產業中心”和“洋山大宗商品同盛產業中心”,將對洋山的物業資源和產業規劃進行調整,預計可提供20萬平米的配套物業資源,這一規模已經與新加坡大宗商品倉儲物業規模相當。截至目前,明確表示有意向投資注冊洋山保稅港區的大宗商品運營企業已超過20家。
在全國率先試點期貨保稅交割業務后,上海洋山保稅港區上周五開始正式走通期貨保稅交割全部7大環節。下一步,上海將探索制定開展保稅倉單質押融資、大宗商品企業離岸賬戶設立等方案。
從上海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舉行的“洋山首批大宗商品企業入駐頒證儀式暨期貨保稅交割試點情況發布會”上傳來的消息顯示,期貨保稅交割業務自去年12月4日在上海洋山保稅港區率先試點以來,已于今年8月底完成了期貨保稅交割7大環節(倉單生成、倉單質押、到期交割、期轉現交割、倉單注銷、報關進口和轉口出境)的全貫通,正式進入市場運作階段。
上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表示,依托期貨保稅交割的先發優勢,上海將進一步吸引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和金融服務機構入駐,拓展大宗商品產業鏈,完善配套服務功能。下一步,上海將結合大宗商品運營的融資需求,探索開展保稅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在海關等部門支持下,形成風險可控的操作方案,以滿足大宗商品企業融資需求;同時在國務院19號文明確“洋山保稅港區注冊企業可開設離岸賬戶”的政策框架下,把大宗商品企業離岸賬戶設立作為重點研究,滿足大宗商品企業開展境外離岸業務的需求。
同時,上海還將籌建大宗商品保稅電子交易平臺,打造期貨與現貨結合的大宗商品集散平臺等配套衍生功能。戴海波表示,洋山保稅港區將拓展結算、融資功能,形成有影響力的有色金屬類大宗商品綜合交易中心,成為亞太地區的“價格風向標”,凸顯上海的大宗商品定價功能。
目前,洋山保稅港區大宗商品集散平臺雛形初現。以試點銅為例,今年上半年,經過綜合保稅區進口的銅以及制品規模達到歷史新高,為42億美元,接近去年全年的進出口總量,意味著上海綜合保稅區已經成為我國電解銅最重要的進口集散樞紐。同時,日前成立的“洋山大宗商品臨港產業中心”和“洋山大宗商品同盛產業中心”,將對洋山的物業資源和產業規劃進行調整,預計可提供20萬平米的配套物業資源,這一規模已經與新加坡大宗商品倉儲物業規模相當。截至目前,明確表示有意向投資注冊洋山保稅港區的大宗商品運營企業已超過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