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均波幅高達百點
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增強,成為本輪人民幣加速升值的一個主要特點。
在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被下調的消息公布后的一周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日均波幅高達108個基點,環(huán)比增加163.41%。
不過,受昨日中間價漲幅收窄和即期市場小幅收跌的影響,上周突然增強的海外升值預期初現企穩(wěn)跡象,并未繼續(xù)走強。
15日,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市場上,1年期人民幣對美元匯價在上周創(chuàng)下了逾3年的高點之后,出現了小幅微跌。截至記者發(fā)稿時,1年期人民幣對美元NDF報價小幅下跌至6.2715,這意味著,市場預期1年后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約1.93%。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美聯儲重申維持低利率政策不變、歐美金融市場深幅動蕩之際,業(yè)內人士普遍預期,人民幣升值或成美債危機下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的首選。
對于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工具,央行在8月12日發(fā)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明確,將利率、匯率等價格工具擺在首位,強調“合理運用利率等價格調控手段,調節(jié)資金需求和投資儲蓄行為,管理通脹預期。”
這是美國評級下調之后,央行首次公開提及貨幣政策走向。
在眾多分析人士看來,該事件之后,央行對未來貨幣政策取向的最新信號顯示,匯率政策或將成為決策層的一個重要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