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檢測中心共同發布二季度汽車行業景氣指數顯示,二季度汽車行業景氣指數為101.1點,與今年一季度相比下降0.5個點,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并繼續處于下行通道。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告訴記者,景氣指數的滑落表明汽車行業自主增長能力減弱。
在構成汽車行業景氣指數的6個指標中,汽車零件出口和汽車行業從業人員數這兩個指標有所上升,汽車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汽車銷量、汽車行業稅金總額和汽車行業利潤總額與上季度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國家統計局方面表示,受產量、銷售收入、稅金等營銷指標的拖累,汽車行業的預警指數回落明顯。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反映汽車行業運行所處冷熱程度的汽車行業預警指數為76.6點,與上季度相比下降20點。汽車行業預警燈號由“綠燈區”向下進入“淺藍燈區”運行。反映汽車行業生產經營的指標中,產量燈號由“淺藍”轉向“藍”,出廠價格指數燈號由“紅”轉“黃”,從業人員數燈號由“紅”轉“綠”,銷售收入燈號由“綠”轉“淺藍”,稅金燈號由“淺藍”轉“藍”,使得汽車行業的預警指數回落明顯,由“綠燈區”進入“淺綠燈區”,行業發展進入調整階段。
此前在一季度“中國汽車行業景氣指數”中,汽車行業企業家信心指數為98.8點,與上季度相比下降了9.2點,表明企業家對汽車行業未來預期并不樂觀。然而,此次二季度景氣指數并未公布企業家信心指數。董揚表示,未來將利用協會優勢,繼續研究企業家指數,但預期依然不會樂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7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1046.24萬輛和1060.18萬輛,同比增長2.33%和3.22%,汽車產銷持續低速增長。
汽車產銷量環比下降明顯的同時,車企效益也應聲下滑。對此,董楊表示,近期汽車產銷低速增長符合此前預期,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等方面影響,汽車行業今年增幅低于GDP增幅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