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黨在債務上限問題最后關口達成協議,并不出乎市場意料。然而,當天公布的歐元區經濟數據并不理想,倫敦金屬追隨歐洲股市大幅下跌,使市場量能剛剛聚集的國內期貨又陷入無序震蕩。分析人士認為,基本面和政策面預期矛盾,大宗商品還將在弱平衡狀態中等待方向。
周一晚間,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提高債務上限和削減刺字的方案。根據擬議方案,政府債務上限將提高2.1萬億美元至2013年,作為條件,同時削減政府赤字約2.5萬億美元。美債問題解決,打消市場對債務違約的顧慮,也基本符合分析師此前預期,周一,美元指數重新站上74點,美國股市和商品期貨也整體運行平穩。其中,道指微跌0.09%,美豆指數漲0.4%,美原油跌0.81%。
但歐洲當天傳出的經濟數據并不樂觀。7月份歐元區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終值為50.4%,低于6月份的52.0%。7月份英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也從6月份的51.4%下降至49.1%,表明歐洲制造業活動陷入收縮。歐洲三大股指暴跌,并拖累倫敦金屬市場,倫銅下跌1.7%,收報每噸9650美元,創下2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鋁、鋅跌幅都在1%以上。
外盤行情糾結,讓正處于年內持倉量高位的國內期貨市場找不到方向,與宏觀經濟關聯密切的工業品價格普遍下挫,尤其鉛、鋅跌幅超過2%。但受天氣和通脹預期影響的農產品卻獲買盤支撐,大豆、豆油、棕櫚油等品種繼續增倉,價格亦表現堅挺。
象嶼期貨人士表示,市場缺乏熱點,各個板塊品種行情輪動較快,比如前期強勁的塑料、豆粕、鋁呈現疲態,資金有流出跡象,但大豆、豆油又受到青睞,價格躍躍欲漲。這說明市場主流資金對趨勢上漲行情的預期不強,延續逢低做多、高位不追的操作思路,行情也因此陷入寬幅震蕩的格局,除非基本面或政策面出現重大變化。
東吳期貨相關人員表示,市場短期呈現弱平衡,是由于美債、歐債等前期利空影響都暫時消退,商品價格需要尋找重心。但中期來看,市場整體是偏空的,因為這些債務問題依然是火藥桶,而且中國央行表態要持續調控物價,對大宗商品需求也會減弱,未來市場尋找新的熱點時,可能將面對不斷出現的利空消息和數據。
事實上,在目前全球宏觀背景下,基本面和政策面的變化難以把握。一方面,歐洲、中國以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面臨滯脹威脅,抑物價和保增長抉擇兩難,但另一方面,美國經濟疲弱,房地產低迷拉低物價水平,不排除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進一步刺激的可能,這又給全球市場添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