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半年,華東地區的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相繼發布了未來3-5年各自的新能源汽車戰略發展規劃目標。遠期來看,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市場前景非常樂觀。不過,按照目前華東三省市已經施行的鼓勵政策以及核心技術和配套工程的進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發展普遍面臨不達預期的尷尬。
階段性目標明確
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進辦項目主管王哲在去年10月再次明確了上海的目標:2012年,上海市本地新能源汽車年產能將提升至10萬輛,其中乘用車達到6萬輛左右,形成新能源汽車年產值300億元的規模;上海私人使用的新能源汽車的數量要達到萬輛級,大約在2萬輛左右。
江蘇省政府2010年8月下發的《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綱要》提出,江蘇省將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重要部件本地化、關鍵技術自主化、產品應用多樣化;到2012年,力爭使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整車生產能力達到6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量的比重要達到5%左右。
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組一位專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評價道,各省市發布的規劃綱要都提到了在重要零部件、關鍵技術方面的自主化、系統化,不過,各省市的技術能力基礎不同,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
實際上,相比起上海市和江蘇省的方案,浙江省的方案總體目標顯得較為保守。根據2010年12月底浙江省政府發布的《浙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浙江省將形成1萬輛新能源客車、5萬輛以上新能源轎車的生產能力。
混合動力產業化先行
在各省市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的方向中,包含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幾種技術路線,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對比華東三省市具體推進工作計劃后注意到,相比起市場最為追捧的電動車概念來說,混合動力車實際是各地方政府和企業在2012年之前的短期內最為務實并且產業化最快的技術方向。
上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組專家表示,從實際運營情況來看,混合動力車確實是中短期最成熟的技術路線,電動汽車現在普遍存在電池技術的穩定性、效率性、成本性方面的問題。
在浙江省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到,浙江省將按照“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的技術路線發展新能源汽車,近期采取普通型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與純電動車并重發展策略,力爭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取得突破,并適時啟動燃料電池車開發。
作為上海市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主力,上海汽車已經多次對外強調了自身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規劃和對市場的看法:“瞄準汽車驅動電力化趨勢,重點加快推進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產業化,到2012年,節油率達50%的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投產,自主品牌純電動轎車實現量產;2015年,上汽新能源車國內市場占有率將力爭達到20%左右。”
上海汽車新能源事業部一位負責人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汽車在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車的各技術方向,電動車是各家都重點發展的方向,但按照目前的技術成熟度和配套情況看,實際上,混合動力在中短期是最為現實的技術方向,燃料電池預計還要5年以上。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上汽提供了1125輛新能源車,其中混合動力汽車占據的比例最大,混合動力大巴150輛,混合動力出租車350輛,均在世博園區外運行,總體的續航能力和穩定性比起純電動和燃料電池等新能源車更高。
從目前江蘇和浙江省的新能源汽車實際運營情況來看,混合動力也成為主流,主要在公交領域運行。
推廣遠低于市場預期
科技部聯合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于2009年1月啟動了“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各省市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實際上都是按照這個政策要求藍本發展而來的。具體辦法是,通過提供財政補貼,用3年左右的時間,每年在全國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都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
在推動示范運營之外,政策層面也試點性鼓勵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2010年6月,確定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混合動力汽車最高每輛可享受5萬元的補貼,純電動汽車每輛補貼6萬元。
盡管補貼的力度很大,但是據中國證券報記者對比華東三省市的發展規劃目標和具體推進情況來看,實質的推廣進展要遠低于預期。截止到最近更新的6月30日數據,今年,上海市場只售出10輛純電動汽車,杭州僅25輛。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了解,除補貼后價格仍然偏高等因素外,實際使用的方便性甚至是安全性等問題,仍然是阻礙新能源汽車規模應用的最大原因。
就方便性而言,僅從上海地區來看,充電設備建設速度遠低于政府2010年提出的計劃目標,目前建成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只有45個,其中絕大多數的充電站和充電樁主要是分布在上海市嘉定區,這意味著買來的純電動車只能在相對的區域間運行。目前純電動汽車主要的應用對象主要是由政府主導采購的公交集團,以此來完成總體發展銷量規劃指標。
另外,盡管混合動力方向的成熟度以及運行條件都要好于純電動汽車,但該技術方向的汽車銷量情況也并不樂觀。以上海汽車的混合動力汽車情況來看,去年底,上海汽車已經推出了榮威750的中混(節油率20%),但是直到現在,在上海汽車品牌經銷商那里很難看到這款車型的蹤影。上海汽車相關人士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坦言:“上汽推出的這款混合動力車如果需要購買,可以向經銷商訂購,但實際主打的目標消費市場仍然是政府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