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評級機構穆迪近日針對上市中資民企的“紅旗報告”受到了多方集體炮轟。昨日有包括麥格理在內的多家國際投行發布研究報告反駁穆迪,并有市場人士表達了對穆迪動機的關注。
香港證監會發言人昨日也向本報表示,正“了解和留意”穆迪紅旗報告事件。
大行反擊穆迪
7月11日,穆迪發表了針對61家上市中資民企的“紅旗報告”。報告一出,五家最多紅旗的香港上市民企股價大跌。
不過,穆迪報告受到了包括麥格理等投行在內的強烈反擊。麥格理昨日聯合9位不同行業的分析師,分別就穆迪提出的各個公司的問題進行回應分析,并在報告標題中戲稱穆迪紅旗報告太情緒化。
麥格理在報告中稱,“紅旗報告”打亂香港中資股本周陣腳。影響如此之大,主要是因為其發布時,市場正處于各種結構性問題的漩渦中,例如中國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是否能持續,以及民企管治問題再次成為熱點。
麥格理認為,穆迪報告充滿爭議,比如未考慮不同行業的因素,直接將涉及多種業務的企業結構作為負面因素。“我們的目的是幫助投資者厘清短期的雜音,重新關注行業的基本面。”
穆迪報告中超過大半是在港上市民企,麥格理昨日報告支持其中39家企業。另外,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高盛和渣打銀行則分別為個別企業進行了“辯護”。
穆迪動機遭質疑
除大行正面交鋒指責穆迪報告老調重彈無新意外,市場人士對于穆迪發出報告時機感到不解。
海通國際中國業務部主管潘鐵珊向本報記者表示,穆迪報告內容真實性不足,如指責某公司首席財務官辭職,事實上是該人獲得提任。他認為,中國企業增長快原本是市場包括穆迪這類評級機構追捧的熱點,現在穆迪卻將此當成疑點,“觀點充滿偏見”。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場人士稱,穆迪在開市時間發布報告,令人可借機沽貨,“這樣做好像渾水這類機構,有與對沖基金聯合做市的嫌疑”。
穆迪紅旗報告分析師Elizabeth Ellen在7月12日向本報記者否認了該報告是“黑名單”的說法,她解釋稱報告是為高收益非投資級別債券的投資人準備的,并非為投資人做出投資決定。
麥格理則提醒投資者,評級機構與股票研究不同,主要是針對債券發行人的違約風險,而這種關注點導致不同的風險忍受度和態度,例如,快速增長和高額資本支出,對股票投資者來說往往是正面因素,但對債券投資者來說卻愿意持保留意見。
越來越多插旗的企業開始主動反攻,表示沒有如穆迪報告中所說更換審計師,另外據香港媒體報道,氣憤的旭光高新材料表示將考慮向證監會投訴。
從2011年6月1日起,提供信貸評級服務的業務已被列為第10類受規管活動,由香港證監會進行監管。香港證監會發言人昨日向記者表示,正在“了解、留意”穆迪紅旗報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