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政府提高舉債上限的談判僵局進入最後一個月,投資者愈來愈難不去想到那個難以置信的局面,全球最受信賴的借款國可能很快就要倒債.
美國財政部表示,如果國會在8月2日之前不能提高14.3萬億(兆)的借款上限,它將不得不對債務違約.
財政部沒有具體指明它不會支付哪些賬目,但美國延誤支付任何未償債務的利息或本金的可能發展,讓華爾街深感驚懼.
即使只是短暫違約,也會損害美國作為全球最強大經濟體的地位和美元扮演最強勢全球性貨幣的角色.
違約可能損害對美國公債的信心,尤其是倘若評級機構調降美國AAA的主權債信評級.美國公債被視為是全球最安全的資產,也是全球債券市場的標桿.
如果投資者開始對持有風險增高的美國債券要求更高的回報,美債收益率(殖利率)上漲將增加消費者和企業的借款成本.這又可能使仍然脆弱的經濟重陷衰退.
估算違約代價
美國國會共和黨議員要求白宮先承諾大幅削減支出,才愿提高債務上限,而民主黨議員則是要求對富人加稅.兩周前談判破裂,距離達成折衷妥協似乎非常遙遠.
即便如此,投資者并未驚慌.周三指標10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報3.09%,盡管高于上周觸及的2011年低點2.84%,但仍遠低于會反映出市場認為即將違約的收益率水準.
"我認為國會大多數人不會蠢到要讓美國真的發生違約,"摩根大通資產管理的首席市場策略師David Kelly稱.
"如果他們對美國歷時230年才建立起來的信譽這麼不負責任,他們的選民將不會原諒他們."
然而隨著大限日期逼近,市場可能會更加焦躁不安.
標準普爾上周表示,若美國在8月4日未能償付到期的300億美元債務,將立即把它的最高評級降至"選擇性違約"(selective default).
Prudential Fixed Income首席投資策略師Robert Tipp稱,長期利率可能迅速上漲高達50個基點.
根據預估的預算赤字計算,這相當于要多付700億美元的利息,這對于已經面臨鉅額債務的美國來說算是相當昂貴的代價.
Fact and Opinion Economics的首席經濟分析師Robert Brusca認為違約代價可能還要昂貴許多,他預測美債價格一天之內下跌5-10點--這是非常劇烈和少見的波幅.
美元面臨風險?
由于美國公債是全球一致接受作為擔保品的唯一資產,違約風暴影響料將遠超出債市范圍.若美國債信評級遭調降,可能導致保證金追繳,而在股市和其他市場掀起一波拋售浪潮.
美國銀行-美林美國利率研究主管Priya Misra本周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建議持有一些標普500指數"賣權",以防未能在8月2日前提高舉債上限,
美元亦將岌岌可危.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美元主宰全球貿易,也是各國央行配置多數儲備的貨幣.
不過巴克萊首席外匯策略師Jeffrey Young稱,倘若對美國政府的"完全信任"遭到質疑,這將為全球投資者播下"懷疑的種子",或許會動搖美元的獨特地位.
美元計價的美國未償公債有半數以上由外資持有.據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光是中國就持有1萬億美元以上.
花旗集團十國集團(G10)匯率策略部門主管Steven Englander表示,即便財政部最終補上延誤支付的款項,"也無法向外資保證,已經因債務上限問題而遭拋售的美元,在問題一旦得到解決之後就能回到之前的水準."
短期沖擊料將提振日圓和瑞郎,這兩種貨幣兌美元今年已累計上揚10%.長期而言或將推升歐元.
Faros Trading常務董事Douglas Borthwick稱,"全球各地已經向美國發出許多警告,尤其是中國,認為美國是在玩火."
"他們沒有辦法一夜之間拋售掉1萬億美元美債,但假以時日,他們大概會寧可持有歐洲債券,因為歐洲看來愿意處理赤字問題,而美國則沒有."
痛苦但不是災難
有些人認為,未能提高債務上限,未必會以災難收場.Whiteley稱,財政部的稅收收入足以支付最迫切的利息和本金款項.
"不過,如果你對退休民眾說這個月不發放社會福利金,但是會付給中國的債權人,這種情況會讓人難以接受,"他說.
一些共和黨人士甚至說過,只是延誤一些款項的"技術性"違約,是可控制的.
這還有爭論空間.1979年,財政部逾期贖回超過1,000億美元的國庫券,但這起風波并未對美國信譽造成持久性影響.
不過根據威斯康辛大學密爾沃基分校金融學教授Richard Marcus指出,那起事件是由于一個怪異的印刷問題所致.Marcus的研究確實發現,這導致美國國庫券產生一筆60個基點利率溢價.
"當時人們知道那是暫時的,我認為這就是差異所在,"他說,"所以就要看會拖多久."不過我認為,不按期付款是個爛主意,不論你是置房屋主、企業或是一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