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2011年大宗商品市場各項數據,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各個商品品種之間走勢的明顯分化。
在大宗商品金融屬性日益明晰的今天,宏觀政策對資金的收放,讓一些受資金驅動較為明顯的商品品種波動加大;而與此同時,農產品等“通脹敏感型”品種則在政策的抑制下逐漸拉大了和國外的價差,保持波瀾不興。
多位分析師認為,6月底、7月初是大宗商品走勢發生大變局的時間窗口。
商品走勢明顯分化
因為受到資金和政策影響的程度不一,中國大宗商品市場各品種之間的相關性在2011年上半年明顯減少,而分析師認為,今年下半年商品會出現更明顯的分化。
去年一些上漲幅度較大的品種,例如橡膠和棉花,2011 年上半年調整的比例也是最大的,使得這些品種的波動率遠遠大于其他的品種。
根據銀河期貨研究中心的統計,鄭棉在上半年出現了17.78%的跌幅,而橡膠、PTA兩個品種也下跌了超過15%。這與白糖、大豆、硬麥幾個農產品低于1%的價格變動產生了強烈對比。
“商品分化的情況主要和資金有關系。”銀河期貨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認為,鄭棉和橡膠這兩個品種在去年受到明顯的資金驅動,而今年大幅度的緊縮政策帶來了資金層面的緊張,這兩個品種的調整幅度就非常大。
而另一個波動率較大的品種PTA主要是受到下游紡織企業低迷的影響,而下游紡織企業低迷的原因主要還是源于資金鏈的緊張。
在緊縮政策加大了一些品種波動的同時,抗通脹的政策方向按住一些品種上漲的勢頭,大大縮小了其可能產生的波動。
相對于工業品,農產品上半年可謂是波瀾不興。之前和海外價格走勢較為一致的農產品近期出現了較大的內外價差。“受天氣因素影響,海外農產品依然保持強勢,而國內由于控通脹的壓力,所以國內的農產品保持的相對比較平穩。”付鵬說。
分析師認為,今年下半年大宗商品的分化將進一步凸顯。以有色金屬為例,上半年保持強勁的鋁、銅和螺紋鋼未來下半年有創出新高的可能,而鋅受到其供應層面的商品屬性的影響,未來的新高的概率小于其他有色。
以大宗商品投資聞名的南非標準銀行認為,目前大宗商品的拋售為建立新的長倉創造了機會,盡管當前的全球經濟環境仍不利于反彈的持續。不過,標準銀行仍看漲黃金,同時也看好銅、鉛、原油、鉑、銀的稍長期買入機會,并預計這些機會在接近第四季度時出現。對于這些商品類別,標準銀行認為有望看到投機性倉位的降低以及庫存的下降。
波動率是對沖基金這樣的短線資金最為熱愛的。事實上,近期大宗商品市場的風格轉換已經讓那些專注于商品市場的對沖基金成為了高回報率的明星。根據道瓊斯瑞信對沖基金索引的統計,管理期貨對沖基金的月收益率達到了2.90%,而同一時段多空股票的對沖基金收益率卻只有1.72%。
事實上,大宗商品已經成為了今年最熱的投資領域。巴克萊資本在一項機構投資者調查中顯示,83%的機構決定在未來3年里保持或增加向商品市場的投資額度,而90%以上的機構認為,今年商品市場的總體回報率會超過6%。
年中“變局”
多家機構分析師都認為,因為種種影響大宗商品走勢的因素都將在年中產生變化,年中大變的可能性非常大。
事實上,當前全球的所有核心問題都已經集中在了現在,中國政策是否會轉變?美國QE2結束后是否會繼續寬松?歐洲債務危機第二次是否會蔓延?下半年全球是否是一場大格局的變化,全球市場是轉變還是延續,這三個問題將成為引導未來全球商品市場運行的最重要的要點。
瑞士銀行大宗商品分析師Peter Hickson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商品市場將會有明顯的信號,再次進入牛市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付鵬認為,下半年商品會出現“變局”,但漲幅可能不會太大。“由于量化寬松的繼續,美元的退三進一式的貶值,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將持續增長,國內和外盤關系較為緊密的期貨品種,如銅等繼續出現上漲勢頭,但是由于國家抑制通貨膨脹,大宗商品不可能大幅猛烈上漲,應該是較為溫和的上漲。”
而其他一些和外盤關系不大的商品,比如螺紋鋼等主要還是依賴國內的產業鏈供求關系,貨幣政策的影響一方面體現在價格上漲壓力的減小,一方面體現在信貸的松動,對鋼廠、貿易商等高負債經營企業的利好,因此整體上只會帶來較為緩慢而長期的利多消息。“所有商品的拐點的根本就要源于中國的政策是否轉入穩健,”付鵬認為,“而中國的嚴厲緊縮政策下半年可能有所松動,或將轉為通脹和增長并重。”其具體措施可能為,不會有直接加息,仍然以提高存款準備金比例及發行央票等微調的手段,并逐步降低操作頻率,降低操作力度。
目前國內外市場普遍預測,中國CPI指數將在5-6月份見頂,之后會逐步降低。這樣就為貨幣政策的松動創造了條件。
多位分析師認為,從經濟、金融和政策綜合考慮,在國內外大形式紛紛釀變的背景下,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在下半年具備了轉變的條件和內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