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周四消息,國際投行高盛集團向美國紐約州勞工部遞交文件顯示,計劃在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之間,在紐約市裁員230名。
縱觀全球,發生“因經濟問題而裁員”的絕不僅高盛一家,由于市場不景氣、歐債危機蔓延,以及金融監管規則存在不確定性,全球金融市場多家機構都面臨節衣縮食、縮減開支的困局。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各大金融機構或會開展新一輪旨在縮減開支的裁員計劃。
高盛裁員應付“縮減成本”
據披露,截至第一財季季末,高盛全球雇員人數總共約3.5萬人,上述計劃裁員人數占總雇員數的1%都不到,但其中并不包括每年本來就有的“末位淘汰制”,每年表現倒數5%的員工將會被公司辭退。
關于裁員理由,高盛目前給出的說法是“出于經濟原因”,《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日就此電話采訪高盛集團,其中國區媒體負責人表示不方便評論。
據公開信息披露,2011年4月高盛公布的一季度凈收入大幅下跌72%至9.08億美元,部分原因是回購了伯克希爾·哈撒韋所持的優先股,導致歸于股東的收入減少。同時,包括股票和債券交易、客戶咨詢業務等核心業務表現不佳,也使高盛一季度收入下降7%。
據Dealbook引述知情人士的話透露,高盛可能將在未來一年內削減至少10%的非薪資開支,約10億美元,這意味著高盛還將為此把旗下多項業務再整合,以期進一步削減成本開支。
因此,從目前看,裁員可能只是高盛“節衣縮食”、節省成本的第一步。
全球機構掀起“裁員潮”
不僅高盛,近期全球多家金融機構都在裁員,以削減成本維持利潤。
由于今年第二財季交易收入減少,瑞士信貸集團擬在旗下投行、股票、大宗商品及并購等多個部門裁員600多人,其中倫敦辦公室裁員人數將超過100人。
據悉,美國最大銀行美國銀行已于6月份,在股票銷售和交易部門裁撤約60名員工;此外,蘇格蘭皇家銀行也計劃在英國和歐洲的投行部門削減約200個崗位。
業內人士認為,華爾街的監管改革是引發裁員的重要原因之一。監管新規已經迫使華爾街一些銀行退出部分業務,比如地產交易。此外,提高資本充足率要求的規定也可能令一些公司取消某些業務,如衍生品交易業務等。
此外,除了市場不景氣、利潤下滑等,金融市場的裁員風波也受到了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影響。為了提升自身利潤,縮減開支,避免在債務危機中被迫淪為“國有化”,部分歐元區金融機構也加入了縮減開支的隊伍。
北京時間周四晚間,英國Lloyds銀行公布將裁員1.5萬人,以及削減成本和縮減海外業務規模的策略計劃,以此提振銀行的盈利,避免在歐洲債務危機中,銀行因“經營問題”被迫進行部分國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