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價格終于開始松動,紛紛向經銷商'返利'變相降價,幅度最高達15%。
在堅挺了一年多之后,國內輪胎價格終于開始松動了,導報記者昨從廈門市塑料橡膠同業商會橡膠分會獲悉,由于原材料成本的直線下降,從本月初開始包括廈門正新在內的國內輪胎生產廠商相繼降價,幅度最高達15%。
不過,由于廠商采取的方式是'向經銷商返利',而非'直降出廠價',預計傳導到零售終端尚需一定時間。
曾有不降價'紳士協定'
其實,6月初國內輪胎生產廠家曾開過一次會,一致約定堅持不降價。理由是前期原材料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全行業都在虧損,最近原材料降價正好一定程度上彌補前期的虧損。'昨日,廈門橡膠協會的一位會員向導報記者透露,不過,這一不成文的'紳士協定'并未能抑制一些輪胎廠家的降價沖動。中策率先帶動降價,隨后很多輪胎生產廠家也陸續跟進。
廈門市塑料橡膠同業商會橡膠會長林福山也證實,從6月初開始,以中策輪胎為首,國內輪胎廠商開始陸續下調輪胎出廠價。
不過,和以往直接調整輪胎出廠價不同的是,這波降價卻是通過'返利'變相體現。據業內人士透露,輪胎廠商向經銷商 '返利'的幅度最小的為5%-6%,最大的達到15%,這樣的幅度有的相當于去年一整年的上漲幅度。
據悉,廈門正新輪胎也加入了'返利'行列,由于正新的市場較為穩固,所以讓利幅度也比較小,大概5%-6%,成為這波輪胎降價大軍中降價幅度最小的一支。
零售價下調還需時間
很多國內輪胎廠家的庫存量已達7%-8%,處于危險高位。'日前,泰國詩董橡膠分析師李世強在'海西橡膠產業風險管理研討會'上指出,如果庫存量達到12%,工廠將不得不停產。
據悉,由于這兩年很多國內輪胎企業大幅擴產,導致產能嚴重過剩,很多工廠的開工率只有50%-60%。
現在滬膠在30000元/噸-34000元/噸之間振蕩,距離42800元/噸的高位降幅明顯,意味著生產廠家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了。'廈門國貿期貨分析師李澤鉅分析說:由于大家已有約好不降價的 '紳士協定',于是只好變相降價。
輪胎降價,市場回暖,工廠開工率回升,整個產業鏈條必定會慢慢活躍起來,中間貿易商又有生意做了。'廈門一天然橡膠貿易商樂觀地表示:輪胎市場因為漲價已經沉悶了一年多時間,現在也該緩一口氣了。
不過,消費者想分享輪胎降價的好處可能還要等一等。林福山表示,但從生產廠家到分級經銷商有一個過程,因此傳導到輪胎店估計還需要一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