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昨日公布,6月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數據及投入價格指數回落至11個月以來新低。分析人士指出,在國內緊縮政策背景下,制造業擴張幾近停滯,但不必擔憂經濟“硬著陸”。同時投入價格指數的回落則顯示通脹壓力在6月開始明顯放緩。
數據顯示,6月匯豐PMI初值為50.1,低于5月終值51.6,為2010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逼近50的枯榮分界線。制造業產出指數同樣滑落至11個月來最低水平。PMI高于50表示制造業活動處于總體擴張趨勢,低于50則反映制造業出現萎縮。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官方PMI持續回落的趨勢相同,今年以來匯豐PMI持續下滑。“由于緊縮政策見效同時外需疲弱,總需求正在降溫。再加上當前去庫存的調整,生產增速放緩。”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
PMI的持續走低,顯示政策緊縮下經濟擴張明顯放緩,在此背景下,國內外各大機構紛紛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而市場對于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之聲也漸起。對此,屈宏斌表示,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是沒有根據的,“至少當前制造業PMI水平仍然與13%左右的工業增速保持一致”。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日前將今年GDP增長預期從9.5%-10%下調為9%-9.5%,但他也認為,水利投資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推進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加快等,會對下半年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形成支撐,經濟不大可能出現“硬著陸”。
中信建投證券宏觀分析師劉之意指出,匯豐PMI的樣本多以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為主,由于融資和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中小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但大企業情況還不錯。“此外,大宗商品價格近期回落,原油價格已經由此前的115美元的高位回落至92美元附近,這些都有助于企業原材料成本下降和利潤回升,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并不悲觀。”劉之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