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2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696,再創匯改以來新高。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6月2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4696元,1歐元對人民幣9.2256元,100日元對人民幣8.0663元,1港元對人民幣0.83014元,1英鎊對人民幣10.4503元,人民幣1元對0.46917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4.3338俄羅斯盧布。
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716。
有消息稱希臘可能獲得1500億歐元的新援助資金,這使得市場風險偏好大大改善。在這一背景下,國際匯市美元回落整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則在本周首個交易日升破6.47,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創出匯改以來新高。
重啟匯改滿歲 政策面臨大考
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716,創出匯改以來新高。此時距去年重啟匯改已有整整一年時間,一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5.5%。
匯改重啟一年來呈現哪些特點是否在向政策的預期目標靠攏未來匯率政策又將何去何從
重啟匯改后人民幣對美元升值5.5%
重啟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進一步向均衡水平靠攏,雙向浮動特征明顯,匯率彈性也顯著增強,一年來累計對美元升值超過5%。
2010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強勁復蘇,實現匯率正常化、退出階段性緊盯美元政策的條件已經具備。2010年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市場謂之“重啟匯率制度改革”。
一年來,人民幣匯率走勢整體呈現出“碎步式”升值和彈性增強兩大顯著特征。
數據顯示,重啟匯改后的第二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即大幅走高295個基點,一舉突破6.80關口。今年以來,在美元走軟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的“碎步式”升值趨勢更加明顯。繼1月1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6.60關口后,4月29日再度突破6.50關口,人民幣匯率進入6.4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與金融危機之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釘在”6.83元明顯不同,一年來,在人民幣對美元呈現出“碎步式”升值態勢的同時,匯率雙向浮動特征亦十分明顯。數據顯示,在200多個交易日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共有147個交易日升值,92個交易日貶值;在一些交易日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隔日最大振幅超過0.2%,最大升值和最大貶值幅度均超過100個基點。而就在重啟匯改后的第二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走高295個基點,波幅接近管理層設定的0.5%的上限,創下重啟匯改以來波幅之最。
此外,一年來人民幣匯率愈加顯示出“參考一籃子貨幣”的特性,對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也有升有貶,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向“參考一籃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邁進。
“小碎步式”升值誘發單邊升值預期
孫云是一家服裝出口企業的負責人,他們企業的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市場。他最近剛談成了一筆價值100萬美元的生意,不過,一想到這一年來人民幣一直在升值,他又有些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