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就業: 現代物流業的前景看好。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全國已有30多個省與城市作出了物流業發展規劃并出臺了必要的產業政策,國家發改委正在編寫中國物流業發展大綱,并提出了物流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初步意見。由于有政策的扶持,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開始步入快車道。到2005年,中國將形成公有制物流企業、民營物流企業與外資(含中外合資)物流企業三足鼎立的局面,2003年已出現這種趨勢,并在明顯加速。在5至10年內,將形成10個左右全國公認的中國物流領軍企業,并走向國際。80%企業物流已開始部分外包,外包的比例與外包的領域將逐步擴大,涌現出包括海爾物流、寶供物流、招商局物流在內的優秀物流企業。首屆中國物流企業家論壇暨2003中國物流(企業)年會的報告也顯示,2003年1至9月,全國社會物流總值21.7萬億元,同比增長26.9%。物流總值的高速增長,表明中國經濟增長對物流的需求越來越大,經濟發展對物流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 全球最大的貨運公司之一——美國萬絡環球公司副總裁卡扎瑞預測,“中國物流業預計未來10年內相關服務收入將保持20%的年增長速度。”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物流研究所所長吳清一認為,中國現代物流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配送體系不健全,但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物流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人力資源專家分析認為,今后一段時期,除儲存、運輸、配送、貨運代理等領域的物流人才緊缺外,相關的系統化管理人才、懂得進出口貿易業務的專業操作人才、電子商務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資金周轉以及成本核算等相關知識和操作方法的國際性物流高級人才將更吃香。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缺口達60余萬。據了解,目前最為搶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現代經濟貿易、運輸與物流理論和技能,且具有扎實英語能力的國際貿易運輸及物流經營型人才,他們的年薪最高可達100萬元。
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就業:(1)從事專業外貿公司的進出口業務工作;
(2)從事各類自營進出口生產企業、科研機構等的進出口業務工作;
(3)從事各類外資企業的進出口業務工作;
(4)從事各類專業的報關、承運貨物等國際物流工作;
(5)在各類涉外型的企業、機構從事初級財務工作及業務管理工作;
(6)從事國際市場調研、策劃及國際貿易糾紛調解的輔助性工作: